Career Advice 名家分享

【職場浮世繪】台灣考察啟示 農業有錢途

到台灣閒逛,除坐公車、捷運外,搭的士也不錯,遇上好客的司機,有問必答,話題無遠弗屆,政治、經濟、民生,乃至國際大事,無所不談。不過,當筆者說要去郊區看看農村,司機大佬頓時感到大惑不解。

沒錯,筆者去完工業區看創新科技,要去農村實地了解現代農業的真實面貌。臨行前聽友人說,夏天是荷花盛開的季節,桃園縣有很多荷花農莊,值得去看看。到埗後,驚覺盛開的荷花是何等飄逸脫俗,莊園內的小食如豆腐花蓮子羹甜品等格外清甜。

樂活農業

然而,令筆者感慨良多的是縱有尚佳貨色,莊園主人似乎欠缺市場銷售點子,好端端的蓮子只管用來等候客人點吃時才用,卻不會放在莊園內出售。「這兒的蓮子很好吃,為甚麼不賣?」筆者好奇地問。「當然不賣!賣光了,我何來蓮子弄蓮子羹呢?」莊園主人老實不客氣地說。

想到荷花季節過去後,農莊不是門可羅雀嗎?!到時莊園主人便無以為計,怎樣生活下去呢?

登入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的網站,很容易找到寶島農業政策的相關資料,其使命是:把農業由生產朝向綠色生態產業與服務業發展,使台灣農業不僅是在地化的生活產業,亦是全球化的綠金產業;其願景是:建構年輕化、活力、高競爭力且所得穩定之樂活農業。

於此可看到就算一項政策的目標有多清晰,但要落實成為可行措施,再而是有效執行,仍然有很大空間改善,需要各方面配合,包括用來推動發展的資金與相關人才培訓。

有機何價

想到香港特區,行政長官梁振英這兩年間先後倡議要推動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的「新農業政策」,及成立了五億元的「農業持續發展基金」,旨在透過新技新設施、新設備,產出新的農業產品。不能說特區政府紙上談兵,但在一般市民心目中仍覺得這一招不能振興經濟;至少就算它能創造就業機會,數目亦極之有限,更非年輕人熱衷去做的工作。

隨便問一位香港市民何謂「樂活農業」,對方未必懂得如何回答。「樂活」其實是「健康與永續的生活形態」,是21世紀人類一種新的生活態度。簡而言之,「樂活農業」即是要產出令人別了會健康的農產品,而這種農業要是能持續發展的。

看來,當一般市民只管把「樂活農業」等同「有機蔬果」,特區政府要成功推動新農業政策,首要從教育開始。

圖:Shutterstock


以上文章刊於《招職》。